登录
登录
请使用手机号和验证码使用会员系统

立即登录
如何在数字媒介时代定义观看之道?女性创作者的时空表达、视觉语言与能量发展
返回

著名英国艺术史家约翰·伯格(John Berger)在其1972年著作《观看之道》(Ways of Seeing)中,论述了观看方式在理解视觉艺术,以及理解整个文化社会中的关键地位。他提及女性在西方艺术史中长久作为被观看的对象和一种景观,与其在现实社会中的境况息息相关。而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成为观看的主体,她们活跃在绘画、电影等视觉艺术的各个领域,以其对世界的独特感知和独有的美学语言,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对未来想象。


“观看之道——影像、创作与时代气息”论坛现场


2021年12月7日,《艺术新闻/中文版》联手NOWNESS 现在,于第三届天才计划开幕之际举办论坛“观看之道——影像、创作与时代气息”(Ways of Seeing — Images, Creation an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本次论坛由资深艺术媒体人、策展人和纪录片导演曹丹主持,邀请独立制片人和策展人沈暘、艺术家曹斐、多栖电影制作人田咖喱、视觉艺术家及电影导演杨圆圆,从影像创作出发,探讨在媒介更迭和图像阅读方式极速变化的当代,创作者们如何将自身经验、记忆、感知、外在技术转化到艺术的表达和创作中。


“观看之道——影像、创作与时代气息”论坛现场。论坛嘉宾(从左至右):独立制片人和策展人沈暘、视觉艺术家及电影导演杨圆圆以及论坛主持:资深艺术媒体人、策展人和纪录片导演曹丹


这是2021年香奈儿中国与《艺术新闻/中文版》联合举办的“创意赋能女性”系列论坛的第四场。此次特别携手NOWNESS天才计划,关注新一代有想法、有创意、有才华的影像创作者,以具有时代气息的影像一同探讨各世代对于观看的定义与探索。


当代观看之道

从一部重新诠释五感的影像诗讲起


论坛以2020年天才计划入围导演田咖喱的作品《五感之谜》为开篇,影片以能量、时间、空间、感知与语言等五个维度表达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五感,并分别由五位女性艺术家对应出演。身兼导演、视觉艺术家、时尚摄影师、创意总监等多种角色,田咖喱的创作在东西方文化之间,以及影像艺术和电影之间架起了一种沟通的桥梁。


《五感之谜》,静帧,导演/田咖喱


在介绍自己的创作理念时,她表示:“内容的五个部分侧重不同的感知维度,所以在最开始创作的时候,我会聚焦一些非常小语境的东西,比如基于肢体、关节和感官的律动性及重复性。影片整体的时长和制式的确立在一开始其实有些困难,也觉得有点流于表象,所以我会去审视我们如何在重新定义这种观看和被观看的区别,以及如何去掉我所有的既往经验,来超越音乐、舞蹈、影像、3D媒介这些载体的东西。”因此,田咖喱在创作时并未使用基于媒体的衍生媒介表达来增强沉浸性,例如影像、印刷和音效,而是用一种更为架空的语境来进行串联。“简而言之,最开始就是想为大家献上一只空盘子,让观者去填满和创造。”田咖喱表示。


《五感之谜》,静帧,导演/田咖喱


这种实验性的创作方式在田咖喱获得学生奥斯卡奖的作品《SIMULACRA》中也十分显著,该片结合了剧场、电影、3D建模和联觉音乐等虚拟现实体验,在碎片化阅读成为普遍现象的新媒体时代,令人思考未来电影创作的走向。对此,制片人沈暘认为:“大电影有自己的语言结构和逻辑,《五感之谜》是一种更文学性的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是创作者和五位参演艺术家对于时间、空间的思考的一种外化。这个短片的呈现是散文化的,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碎片化的,这或许呼应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阅读方式。在当下的景观社会,影像和短视频逐渐代替文字,成为人们之间交流的媒介。今天的NOWNESS天才计划也让我们看到这一点。”


《五感之谜》,静帧,导演/田咖喱


作为在《五感之谜》中出演的五位艺术家之一,影像艺术家曹斐在论坛中分享了自己在拍摄过程中的感受:“在我的工作中,我很多时候是在摄影机的后面,呈现我要表达的主题和内容。但这次我成为了影片导演解读的对象,好像我被放置在一个我进入自己作品的空间中。在我的场景里有很多超现实的情景设置,特别是电影院,电影院的荧幕被设置为一个开合的通道,它用一种梦幻般的方式让我去触碰自己作品中的角色。现在来看这部影片,仿佛我是用自己的另外一个身份,进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遭遇我曾经拍摄过的场景、角色,这是特别有趣的一种经验。


以时间和空间为轴的影像

跨越现实与虚拟、线性与非线性的边界


“影像艺术和视觉艺术,其实都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影像艺术尤其显著。”论坛主持人、策展人和纪录片导演曹丹如此认为,她引用苏联电影人、《持摄影机的人》导演齐加·维尔托夫(Dziga Vertov)的话来探讨电影中的时空关系:“我从时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我协调宇宙中个别或所有的点,由我主宰它们的立足之地。如此这般,我创造了认识世界的新观念。这样,我就用新的方式,解释你不了解的世界。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导演/刁亦男,制片人/沈暘 


沈暘亦指出时空作为电影之基础的这一作用,并补充道:“维尔托夫强调摄影机的位置和运动,他认为摄影机是全知全能的,可以代替人眼的局限性,并且创造心理空间。所以,维尔托夫拉开了整个电影语言不断变革的序幕,而不同的创作者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理解和表现,其实构成了电影的不同流派。但创作最终还是跟人有关,对于中国当代的电影创作者来说,怎样创造性地去运用前辈们探索出的既有电影语言,并注入自己的创作精神,更为重要。


电影《白日焰火》,导演/刁亦男,监制/沈暘 


她进一步提到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年前对于艺术真实性的肯定,以及柏格森认为艺术唯一的目的就是除去掩盖现实和表象的一切这一观点。“不断迭代的技术无法改变电影创作的内在规律,从事艺术创作的人需要去找到自己和现实真实、艺术和现实真实以及内心宇宙真实之间的一条秘密通道。如果能找到这条通道,那么我觉得是一种幸福感,甚至是一种很有使命感的工作和生命体验。”


曹斐(第二人生中的化身:中国. 翠西),《人民城寨:第二人生城市计划》,2007        

机器电影,单频录像,4:3,彩色,有声,5分57秒 


曹斐以影像创作反应当代中国社会的疾速发展和变化,在她看来,虽然电影语言仍然采取叙事的方式,但当代艺术很多时候是一非叙事的呈现,因此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不再需要承载传统叙事中的合理性。早在2007年的单频录像作品《人民城寨:第二人生城市计划》中,曹斐便以第二人生这一平台模拟了未来元宇宙的生活方式。她认为这样一个数字世界即将降临,我们只是缺少进入虚拟空间的一个媒介。


曹斐(第二人生中的化身:中国. 翠西),《人民城寨的生活》,2009

机器电影,单频录像,4:3,彩色,有声,24分50秒 


她提到未来人类在虚拟空间中如何去感知时空这一全新的命题:“在进入虚拟空间后,我们又会增加一个身份,即是化身。我们在元宇宙中的身份是什么?我们感知这个无色无味的空间时,人类本体又是什么?随着世界的变化、技术的变化,我们的空间也在被拓展,我们身体的感知也在不断发生一种革命性的变化,就是所谓数字化的延展。未来怎么去感受时间、空间,是我们要面对的一个新命题。


《五感之谜》,静帧,导演/田咖喱


而在田咖喱看来,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技术革新固然是不可阻挡的当代潮流,但与人有关的东西更为重要。“我喜欢探讨科学论述之外的时间和空间。我非常赞同曹斐老师在《五感之谜》里的回答,她说时间并非是线性的,我们可以解答今天回忆未来。我觉得无论是多么超验的作品,或者说对未来有多大的投射,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具有历史性的。所以从我的角度来讲,关于时间的探讨没有那么重要。”


《五感之谜》,静帧,导演/田咖喱


她引用《道德经》中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和《观佛三昧海经》中的“形声之外,复有可观”,来探讨空间和观看之间的紧密连接。“我们需要认识到衰败并非是无力的,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纠正现实的一种表现。所以我希望让大家认识到现实力量并非判断问题的唯一尺度,并且保持更加客观的状态。”田咖喱表示。


杨圆圆,《上海楼》个展


在视觉艺术家及电影导演杨圆圆的作品中,文学性常常与影像交织,她将摄影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抵抗以往的工具。“我希望能够用镜头捕捉当下,带着一种很朴素的纪实性的出发点,把当下时刻留下来。”杨圆圆在论坛中介绍道,“再往后,我开始和大量的档案影像发生关联,通过当下的影像创作和仅仅被保留在图像上的过去发生一些关联。在过去几年,我开始了纪录片的创作。我觉得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我拿起镜头面对这个转瞬即逝的当下,把一个个时空胶囊留下来。这个过程对我来说很有意思,当我们站在此时此刻,或者是在不可预期的未来,去面对这些来自过去的时空胶囊,之间可能会发生种种化学反应,对我而言这个是一个创作的开始。


杨圆圆,《上海楼》个展


跨越巴别塔

影像艺术和当代艺术中的感知与语言


造就一个艺术家的不只是敏锐的感知能力,更多的也许是独特而丰富的表达能力。主持人曹丹指出,“很多艺术家、电影人的创作可能仅仅是被国内的公众认知,而因为地方性题材或语言缺乏国际性等种种原因,很难得到海外观众的了解或者认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全球化,包括数字技术,还有移民、身份、环境,以及今天的新冠疫情等种种问题,也带来了不同地区和文化之间产生越来越多共同话题的趋势。


曹斐,《谁的乌托邦》,2006

单频录像,5:4,彩色,有声,20分20秒 


对于语言这一问题,曹斐认为艺术家成长的环境和背景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如果我们用代际去区分艺术家,那么我觉得年份它本来就具有很高的辨识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代节点。这些都是塑造艺术家语言的外部性因素。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我又在南方成长,所以它必然会带来很多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八十年代的流行文化,所以我的创作里包含很多对当代文化、流行文化的探讨。外来文化的冲击结合我对本土的关注,共同形成了西方能进入和理解我作品的一个通道,它其实并没有一个东西方的对立关系。


曹斐,《谁的乌托邦》,2006

单频录像,5:4,彩色,有声,20分20秒 


在曹斐看来,成长和学习于海外的更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会受到更多西方文本、语言以及创作方法论的影响,不再具有强烈的国别性。“用一种更为世界化的语言和方法论,会让艺术家和导演获得更多平等的关注。所以我觉得艺术语言是沟通不同文明之间的一种媒介,有着一种抽象性和感知性,能够进行无言的沟通。”


曹斐,《新星》,2019

单频高清影像,2.35:1,彩色,5.1声音,97分13秒 


而作为在西方学习和工作的年轻创作者代表,田咖喱对于这种外部性的影响深有感触。“我觉得自己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现在的感知语言和能量其实都是来源于自身,而在创作的语境里其实并没有捷径。16世纪至18世纪的艺术家和学者始终在追问和批判性的表达,在解决时代的命题同时,崇尚理性、自由、科学民主的政治,他们既影响了大众,也确认了自身的价值。在我们的时代,作为一个创作者过于针对自己是不是对的,我们所讨论的概念、立场和主义到底是不是一个空盘子,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和问答。


沈暘担任的制片的电影常常参加海外电影节,并进入海外院线,例如《南方车站的聚会》曾入围2019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白日焰火》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从制片人的工作经验出发,沈暘更多从市场角度谈及语言这一话题,并指出与当代艺术相比,电影创作因为投资规模更大创作自由度相对更小。


电影《白日焰火》,导演/刁亦男,监制/沈暘 


“电影要考虑资金的投入,和对投资人的回报,这本身就限定了创作者的自由。随着新导演逐渐被认知,电影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自由也就越来越少。但是创作还是要坚持自己本身的一个表达,坚持对的价值观。”沈暘表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制片人也应该帮助创作者,转换一种语言去说服西方的阅读者。这个转换不是简单的翻译,而是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话语方式,去传达导演的美学观念和价值观。”


电影《路边野餐》,导演/毕赣,监制/沈暘 


杨圆圆亦分享了在近年的纪录片创作中,自己对于电影和艺术创作之间关系的思考。从2018年开始创作的项目《相爱的柯比与史蒂芬》,是杨圆圆拍摄海外华人女性的长期项目中的一部分,也是她从当代影像创作到纪录片拍摄的转型之作。


杨圆圆,纪录片《女人世界》


我觉得这是一种仅仅电影才有的语言,就是当荧幕一亮,所有人对着那一个荧幕的魔力,这是任何其他的艺术媒介所没有的。但是另一方面来说,我觉得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拥有在空间中去呈现作品的这种可能性,我也不想失去它。所以很希望这样的一个项目,可以在未来以一种比较多元的方式呈现给大家。”杨圆圆表示。


杨圆圆,纪录片《女人世界》


从电影到当代艺术

女性能量正以独特姿态推动未来走向


论坛的第三部分回到了如何通过创造力为女性赋能的问题。诚然,社会和女性自身对于女性和权利关系的文化预设,会严重影响女性的自我发展,而创造这一行为是质疑社会和自身文化预设的一个有效工具。主持人曹丹指出,无论是艺术家、电影创作者还是艺术行业从业者,女性总是倾向对自己的性别进行回避,因为在当代艺术和电影行业中,无论是原有的偏见,还是机制的建构,都令女性面对种种问题。同时,她也指出2020年女性导演的迅速崛起,以及近年来女性艺术家、藏家及艺术从业者逐渐获得更多话语权的趋势。


“观看之道——影像、创作与时代气息”论坛现场


对这一话题,沈暘认为创作不应该以性别为第一标签,更重要的是去体现创作者的认知能力和能量。“我一直认为,电影或者艺术对女性的关注,某种程度上它体现着文明的进化。而其实所谓的性别差异,就是文化和历史社会观念造成的。随着文明的进化,这种差异将不复存在。我非常感动中国的男性导演能够去关注女性,而且是那种弱势的、被折叠的女性的生存状态,这本身我觉得就是一种文明的进步。


在曹斐看来,身份的标签是外在给予的,但是作为创作者本身,她认为自己是“作为一个去性别的角度,去关注或者表达我的对象和体裁。”田咖喱则强调,创作领域不仅需要鲜活的女性色彩,更需要人文学科坚守专业底线,“从我个人来讲,我需要文本更介入我的生活。”


杨圆圆认为,所谓的女性主义视角其实不仅是关于生理性别上的女人,更多的是去关注被忽略的、被遗忘的、不应该被忽视的事物的视角与观点本身,“女性主义的姿态与态度。”


无论是论坛中四位来自不同代际、不同文化领域的女性,还是在现场进行的NOWNESS天才计划,都证明了女性创作者对世界有着独特的感知,并通过自己独有的美学语言去表达。而女性创作者自身具有独特的潜能与能量,无论是在当代艺术还是电影领域,她们的创作都将积极推动未来。撰文/何佩莲


论坛现场嘉宾合影(从左至右):NOWNESS 中国区出版人兼编辑总监肖耀辉、钢琴家陈萨、现代传播集团文化艺术平台总裁曹丹、独立制片人和策展人沈暘、视觉艺术家及电影导演杨圆圆





2018



“创意赋能女性”系列论坛回放


上一篇: TANC 专访 | 巴塞利兹:只要能挑战到观众,我就会很高兴 下一篇: 作品征集:第七届绿色植物&花卉在线国际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