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登录
请使用手机号和验证码使用会员系统

立即登录
李前:历史画的精神品格和风貌
返回









国际艺术大奖赛    双年展    艺博会    境外展览








油画家李前



《光明在前——中共七大召开》300x450cm 2020年


2021.07.04

嘉宾访谈人物采访

GUEST INTRODUCTION


李前艺术简历

李前 男,1964年生于山东,1988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199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七届创作研修班,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油画创作高级研究班。201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全山石油画创研班。多次出访欧洲,考察⻄方传统油画和当代艺术。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戏剧学院舞 台美术系教授。曾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首届全国粉画展铜奖、山东省美术创作成就奖、CCTV中国当代油画作品 展优秀奖、时代精神——中国油画肖像展优秀奖、第五届上海美术大展白玉兰奖优秀作品奖等重要奖项。代表作品 《渤海湾》、《出海归来》、《北国⻛光》、《海岸轶事》、《渔光曲》、《真理之路——献给在上海⻰华死难的烈 士们》、《准备出发——记山东八路军进军东北》、《杨靖宇将军》、《支部建在楼上——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党 建生活纪实》、《光明在前——中共七大召开》、《解放上海之宝山战役》、《芦荡火种》、《红色电波之李白烈士 就捕》等,作品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美术馆、中国油画艺术馆、上海美术馆、台湾山艺术美术馆等机构及 海内外人士收藏。




主持

简介


 张鸿宾“盛鑫煜”创始人、《收藏》杂志海外中心主编


嘉宾

简介



  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




《杨靖宇将军》210x240cm 2017年



《真理之路——献给在上海龙华牺牲的烈士们》200x250cm 2011年



Q

A


张鸿宾



李前


Q

1.我对您作品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作品题材的变化(从十几年前的风景到现在的人物);二是,人物创作中又以历史画为重。您能否概述一下自己创作过程中,作品题材与内容发生变化的动因?

A:大约是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 ,我在艺术道路上有一段彷徨的阶段,受现当代艺术的影响,想走出自己的一条新路。苦恼无聊的日子里,我就去画风景写生。我在九十年代末之前就去风景写生了,后来连续画了几年,想不到竟积累了一些作品,后来还做了两次油画风景展。我后来终于意识到我还是应该去做一个好的人物画家,我是那么热爱油画,我不能放弃它。我觉得在油画艺术中,能寄托自己的情感,发挥自己的所长,再加上我后来调到高校工作,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对油画基础的再研究问题,我逐渐认识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才能逐渐解决的问题。我就把工作的侧重点又重新回归到对写实人物的研究上。而对历史画创作的选择,一是因为自己小时候学画时的一个情结,二是因为时代的需要,三是因为历史画在油画创作中的地位,有一种全面性的难度和高度,这个很吸引我。



《支部建在楼上——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党建工作纪实》200x250cm  2018年


《准备出发——记山东八路军挺进东北》200x250cm 2014年


Q

2.回溯整个绘画学习与创作过程,您认为自己绘画风格形成受谁的影响最大?

A:我在不同时期,做过一点不同的研究,受到过不同人的影响,但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国内的老师们,特别是后来我在中央美院遇到的老师们,像靳尚谊、詹建俊,全山石、钟涵、丁一林先生等。他们治学的态度和学习方法深深的影响了我,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去学习和理解西方绘画的规律及其流变,如何理解油画基础在这个学科中的重要性,以及在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中所遵循的基本方法、规律和原则。



《解放上海之宝山战役》150x300cm 2020年




《芦荡火种》187x240cm 2021年


Q

3.您曾经说与历史画结缘于少年时代,而现在历史画的创作又成为您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部分,这是否意味着儿时的梦想(历史画创作)将伴随您整个艺术创作生涯?

A:答:应该是,但愿。


Q

4.历史题材的作品往往与政治有比较紧密的内在关联,这种题材在创作上极大的锻炼了艺术家对宏大主题的驾驭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受题材与主题的影响,个人的表达自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不能最大化的表达个性化述求,您是怎样处理这两者关系的?

A:对历史画的创作,也有一个再思考的问题,克罗齐说:“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历史的当代性思考,应该是今天画好历史画创作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没有了画家自己的立场,就没有了画家对历史事件人物的独立思考,历史画创作也就没有了当代的意义。所以,无论是从内容到形式,在向西方、向传统学习历史画创作经验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的内心与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感受,虽然在历史画创作中会受到题材与主题的限制,但我以为这种灵魂性的东西不能放弃。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和感动就是表达上的个性化。从艺术创作的角度上讲,这两者并不矛盾,而是一个基本的要求,是一个艺术创作规律 。



《红色电波之李白烈士就捕》130x160cm 2021年




《真理之路——献给在上海龙华牺牲的烈士们》200x250cm 2011



Q

5、历史绘画主要为政治服务,体现的是执政者的政治意愿,因此,作品有特定的背景与语境,在这种情况下,历史绘画怎样体现自身的价值——艺术价值的完整性?

A:也可以将历史画的创作分为两种,一种是为自己而创作的,在这一种的绝大程度上,体现了画家自己对历史的态度和艺术语言的追求与探索,体现了画家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观念,而另一种是为国家订件而做,这是一种通例,从欧洲文艺复兴开始,历史画家就一直是为国家、为教堂画历史画订件,在这些订件中,当然要体现订件方的主观要求,这是不容置疑的,不能完全以个人的意志为经验。而艺术家们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做自己的艺术语言与所要表达的内容完美地结合起来。在这个前提下,画家自身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独特观察和个性化表达应该得到尊重。作品艺术价值的完整性正在于此。



《小提琴手》130x160cm 2018年



《白衣少女》65x80cm 2016年


Q

6、传统上,历史画被视为西方绘画的最高形式,相当于文学中的史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家、作家、画家莱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在其 《绘画论》书中指出:历史画之所以高级,是因为它要求画家在其创作上臻于极致,并将历史再现,从而触动观看者。您怎样评价这一说法?

A:在西方绘画传统中,按雷诺兹的说法,历史画创作在所有绘画创作中的地位列为首位,就是因为其内容复杂,创作难度高,给人们以心灵的震撼。而按他的要求,是推崇和弘扬一种“古风”,那就是对古希腊罗马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推崇。他倡导“主体风格”,并认为用古典传统和庄重风格表现严肃题材是美术的崇高任务。他一直梦想以历史画的方式来实现这一个理想。而阿尔贝蒂说历史画“将历史再现”,说对了一部分,再现历史,是历史画创作要求的一面,而更重要的另一面是“如何看待历史”,特别是当代艺术的语境中,画家的立场尤为重要,在历史画创作中,如何协调这些观点的确也是画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事实上,自19世纪受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欧洲许多历史画家就 一直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俄罗斯苏里科夫的历史画创作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经验。



《琴韵》130x160cm 2016年



《芳华》130x190cm  2018年


Q

7、从历史画创作至今,你已经完成了多少历史画作品?比较满意的有哪一些?

A:我自2011年创作《真理之路——纪念在上海龙华牺牲的烈士们 》到现在,画了大约有六、七件作品了吧。谈不上有什么太满意的作品, 获得的往往是一些不成熟的经验和遗憾,最重要的收获是不断看到历史画创作所要求的新高度。

在每件历史画的创作中,要针对不同的主题抒发不同的情感。因此创作的出发点也就不同。大致讲来,我对待创作有较认真的态度,力求在创作中能表达出自己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独特感受,塑造出动人的艺术形象,画出一幅令人觉得满意的油画作品。去年为中宣部完成的命题创作《光明在前——中共七大召开》, 在北京得到了一些专家评委和同行的认可,他们认为这件作品画出了历史的时代感,有动人的艺术形象,油画的技法也不错,是一幅下功夫完成的历史画。我会再接再厉,画出更好的作品来服务于社会 。



《女博士》130x160cm 2019年



《时装设计师》130x160cm 2019年


Q

8、欧洲艺术历史上,很多重要的历史绘画大师,如:雅克·路易·大卫、德拉罗什被后世称之为“历史画艺术家”。您是否也是属于当代“历史画艺术家”范畴?您怎样界定自己的身份?

A:我不是专门的当代“历史画艺术家”,因为时代变了,没有人成为专属的“历史画画家”,不像是在19世纪之前的欧洲社会那样,那时因为有政府、教堂,博物馆订件的原因,一部分画家以历史画为业。当然,他们也画其他作品。而在中国,很少有这样的画家了,世间再无何孔德。成为“历史画艺术家”,首先要有其存在的客观条件,如果没有了甲方的需求,而变成了画家的自我爱好,那么历史画存在的背景就要堪忧,对历史画创作而言,画家投入的成本毕竟太高了。印象派的兴起,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由于欧洲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大型历史画的需求逐渐趋于下风,而普通市民投入逐渐增高,为满足自己家庭装饰的需要,小幅的、风格不同的风景或人物作品开始走入家庭。所以无论是大型历史画也好,其它风格题材样式的作品也好,社会的需求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没有人能够摆脱这个因素的制约 。



《广东姑娘》65x80cm 2021年



《上海五原路的景色》80x100cm 2009年


Q

9.您对艺术大师委拉斯凯兹有特殊的情感,您认为自己的绘画在哪些方面直接受委拉斯凯兹的影响?

A:委拉斯凯兹无疑是西方油画家中艺术水准最高的一位。我在欧洲很多国家看了许多博物馆、美术馆的油画原作,系统地思考过,也和老师、同行讨论过,大家一致认为,在油画语言的表现高度上委拉斯凯兹的艺术成就最高,他的油画语言的最大长处就是客观、质朴、整体、大方、自然。虽然用这些词汇来形容他的艺术显得平常了一点,但是能够在艺术中做到这些东西是非常困难的,我们把委拉斯凯兹和其他画家做对比时,就尤其发现其中的不同和悬殊,他作品中表达的真切与高贵,他的油画语言的视觉魅力,很容易让人觉得卓而不群,超然其所。他是我的油画导师,在他那里,我体会到什么是油画艺术的高峰,什么是油画的语言魅力,以及在油画中怎样去表现“人”与“物”。他是一个卓越的天才。



《少女的坐姿》65x80cm 2010年



《储睿的肖像》130x160cm 2019年


Q

10、参观您的工作室,最令我惊讶的是数量惊人的写生习作。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图像泛滥的时代,许多画家在绘画中过度依赖图片而忽视写生。您怎样看待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A:我一直重视写生。在写生中,我把对油画语言的理解与对人的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它锤炼提高了我的油画技巧,也检验着我的判断和绘画能力。不会写生,对于一个油画家来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是一场躲不过的灾难。多年前,我画风景写生多,这些年,我多画人体和肖像写生。我发现在其能够独立成章之时,它无疑会为在油画创作中塑造描绘人物形象提供很好的技术能力保障,我在高校教书,有条件画模特写生,我珍视它,不放弃和同学一起学习进步的机会。

在油画写生中,不能去依赖照片,这和写生的本意背道而驰。图片把客观的信息缩减了,它也更代替不了人的眼睛对人物精神世界的观察和探索,而写生又毕竟是一种精神活动产物,要在长期的写生中,形成自己对造型和色彩的高度要求和对笔性运用的把握,其鲜活感、生动感和现场感,是临摹图片所不可同日而语的 。



《卓玛》80x100cm 2013年



目前我国油画家过度依赖图片的做法,一半原因是因为没有写生条件,另一半则是因为运用照片方便起见。但由此引起的结果会让很多人不明白油画和图片的区别在哪里。他们把图片当成了一种标准,而不去探索在客观物象中所包含的精神含义。好的画家,是利用照片而不是照抄照片,要在创作中利用照片画出写生般的感受,就此点看来,没有相当的写生经验是不行的,这也是油画艺术表现的必要性。在某种程度上讲,写生的水准制约着创作的水平,没有好的写生水平,创作就难以达到相应的高度,但创作的问题是更加复杂的,它牵扯到的问题更加方方面面。在创作中,写生所体现的更多的是一种表达、一种技巧、一种绘画能力,而创作的核心,则是用一个思维作为出发点,以及怎样运用一个恰当的、 有表现力的构图来表达这个出发点及核心主题。



《穿皮衣的女肖像》80x100cm 2011年




《俄罗斯老人》80x100cm 2015年


Q

11、最近,在刚刚结束的“提香绘画大奖”评审过程中,靳尚谊对选送作品中大量(过度)使用图片的现象提出了批评。您怎样评价画家在绘画和创作中使用图片现象?

A:作为他的学生,我理解靳先生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是指有些人在油画创作过程中产生的误解和懒惰,很多画家不明白图像与油画的区别。要知道在图像中看到的人物形象和在生活中看到的人物形象是不同的,因为在生活中看到的人物形象和用写生的方法来表现它并把它当作素材来用,这里面本身就有一种艺术上的处理与升华,有画家本人的切身感受,有艺术语言。而这一切东西在图片中看不到。图片中能看到的是单一平面的信息,是唯一可参照的图像, 它没有画家的主观感受。好的画家运用图片可以展开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多数则不能做到这样。



《琴课》(局部)130x190cm 2019年


他们把图片上的信息当作了唯一答案,而没有看清油画创作的艺术特点与规律,总以为画得像图片中的原物一样就是真实、就是艺术,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就目前看来,想回避图像的干扰也是很困难的事,因为它毕竟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的方便,问题是怎样更好地去运用它,而不失掉“绘画性”。其实,这也是一个老问题了,从十九世纪照相技术发展以来,库尔贝、德加等就利用照片,如今照片对于每个人来说更加容易获得和方便运用了,但我们应该知道,油画和照片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对“真实”的理解是不同的,照片中没有油画语言、没有归纳、处理、削弱和夸张,没有造型的高度和色彩的微妙,而这正是油画所必备的。我想靳先生的忧虑也许正在于此,他所担忧的是人们搞错了油画表达的“真实”和照片体现的“真实”的两个界限。我估计这个情况还会长期的存在下去。



《德国小镇》50x60cm 2009年



《慕尼黑郊外的雪》50x60cm 2009年



《弗洛伦萨阿诺河上的廊桥》50x60cm 2007年



《巴黎郊区奥维尔小镇》53x65cm 2013年



《陕北的早晨》80x120cm 2018年



《好姐妹》130x160cm 2019年
















盛鑫煜当代艺术





双年展 艺博会 

国际艺术资讯  

国际艺术大奖赛

艺术家国际推广





      shengxinyu123@163.com

      电话:18611903753

      微信:18611903753



END

盛鑫煜当代艺术

敬 请 关 注 盛 鑫 煜 新 号 上 线



上一篇: 马泰奥:“我的绘画是一个没欲望、没有渴望的“灵魂的地方” 下一篇: 特纳:将风景画提升到了与历史画相媲美的卓越地位——“特纳协会”创始人塞尔比·惠廷厄姆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