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登录
请使用手机号和验证码使用会员系统

立即登录
徐芒耀:当代中国写实油画在全球艺术格局中的变化与崛起
返回









2020年美国风景艺术大赛国际艺术大奖赛    双年展    艺博会    境外展览








美第奇别墅—罗马法国学院


导读



张鸿宾/采访     施怡峰/编辑


艺术竞赛从来都不仅仅是艺术界自身的事情,主办艺术竞赛并且囊括竞赛奖项,自古至今都与一个国家的荣耀与尊严相联系。历史上把获得艺术大赛奖项视为国家荣誉、体现大国成就的事例枚不胜举,如:被伏尔泰称赞的一个“永远值得怀念的时代”——路易十四时代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美第奇别墅—罗马法国学院


“罗马大奖赛”创建于1663年,是路易十四时期法国为鼓励优秀艺术家而创建的一个旨在通过艺术淘汰赛来证明自己才华的艺术竞赛,每个艺术类别中都获得大奖(第一名)的学生有去了意大利“罗马法国学院”学习的机会,全部费用由法国政府提供。路易十四的目标既清晰又明确——学习意大利,并且超越意大利!


路易十四统治法国长达72年,他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与文化、艺术领域的改革,特别是推行的有关文化复兴策略给法国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从而使法国在文化与艺术方面全面超越并逐渐取代了意大利,成为欧洲新的霸主和艺术的中心。而“罗马大奖赛”正是贯彻其文化策略的具体体现。




美第奇别墅—罗马法国学院


另外一个例子是西班牙。西班牙艺术一直是西方艺术的重要贡献者,西班牙产生了许多著名和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大师,如:委拉斯凯兹、戈雅、米罗、迖利、毕加索等。


然而,许多批评家指出:自十九世纪以来,西班牙艺术在大多数国际艺术展览中所占的比例和影响力严重不足。1851年,法国著名的环球周刊《插图》(L'Illustration) 杂志以“西班牙艺术不再!”为标题,指出了西班牙在布鲁塞尔国际美术展览会上令人失望的表现。




为了重振西班牙艺术的辉煌,由伊莎贝拉二世皇后于1853年通过一项皇家法令,创建西班牙最大的官方艺术展览——西班牙“全国美术作品展”。这个展览是以艺术竞赛的形式展开的,最初分为:绘画,雕塑,雕刻,建筑和装饰艺术。


由此可见,艺术竞赛绝不是艺术圈内一个自娱自乐的活动,在战略层面上艺术竞赛体现着国家意志与权利;在战术层面上艺术竞赛代表着文化实力的影响与渗透。因此,能够进入艺术竞赛核心领域——担任国际著名大赛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一职,也代表着一个国家艺术在全球中地位和影响力的指标。


自2018年以来,著名油画家徐芒耀先生先后被“ARC国际艺术沙龙大奖赛”(美国)、西班牙当代肖像画大奖赛(西班牙)、“提香绘画大赛”(意大利、中国)、“委拉斯凯兹绘画与雕塑大赛”(西班牙、中国)等国际艺术大赛机构聘为评委和主席评委,彰显了中国写实艺术和写实艺术家在国际艺术界地位的重要作用。为此,我们与近日就国际艺术大赛和中国艺术家参加国际艺术大赛等事宜,采访了徐芒耀先生




著名油画家徐芒耀



嘉宾访谈




徐芒耀简介


徐芒耀1945年9月生于上海
     1980年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毕业并留校执教于油画系
     1984-1986年 由文化部与中国美术术学院选派赴法,进入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皮埃尔.伽龙教授工作室深造
     1998-2008年 调离中国美术学院执教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曾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现为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客座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特聘研究员,中国油画院特聘画师,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艺术复兴中心“国际沙龙大赛”评委,意大利佛罗伦萨TIAC美术学院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




徐芒耀作品



问:国际艺术大赛的评审委员会组成基本上都由欧美艺术界权威人士担当,很少让欧美国家以外的人士担任。据悉,您已经被美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多个艺术大赛主办机构聘请为评委,您怎样看待一个中国人担任欧美艺术大赛评委的状况?




答:我曾经两次应邀参加意大利TIAC艺术机构所组织的活动,与西班牙的具象绘画大师安东尼.洛佩斯.和格鲁仇先生合作授课。整个教与学的过程让我对西班牙写实艺术家的作画方法与艺术理念有了新的认识。洛佩兹与格鲁仇先生对中国画家扎实的绘画基础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他们在举办某些艺术活动时总能想起中国艺术家。当然,最重要的是怀有诚恳的态度主动参与,经常与他们接触交流以及虚心地学习。


中国画家要有本身的实力,他们如果认可你的水准往往就会想到你,也可能推荐你参加世界性的绘画大赛,这和音乐领域一样。世界上有肖邦钢琴比赛、李斯特的钢琴比赛、帕格尼尼小提琴比赛。多年来,不少中国年轻选手参加演奏比赛,也能从中获得大奖。同时,大家也能发现评委之中有中国专家的身影,中国评委的出现也意味着西方人了解并认可他们的水准,绘画领域亦然。随着改革开放,我们不仅把国外艺术家请进来,自己也走出去,交流多了自然而然就有了这种可能。




徐芒耀作品


问:在刚刚结束的第129届英国皇家肖像画协会年度展上,您学生刘双的作品《施泰德美术馆的夫人》荣获了该协会最高奖项——昂达杰爵士肖像奖,成为该协会自成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中国艺术家,今年他还有一幅作品也入选了有“肖像画奥斯卡”之称的英国BP肖像画大赛。近几年来,中国青年艺术家频频参加国际绘画竞赛,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您怎样看待和评价这一现象?




答:我们国家美术学院的教育体系是从前苏联引进的,上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派遣了不少留学生赴苏学习,在艺术领域也派遣了留学生。美术专业留学生完成学业后,带回了苏联美术学院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1955年马克西莫夫来到北京,也把教学体系带了过来,我们当时称之为“契斯恰科夫体系”,实质上是契氏教学体系的缩减版。


当时,年轻的契斯恰科夫是美术学校的教师,他的作品获得两次大奖后得到了沙皇政府一笔出国留学的奖学金。1863年他先后走访了德国与捷克一些城市,然后,前往法国和意大利。1872年他回国,把整个法、意美术学院的教学体系完整地带回了俄国,并且受到了圣彼得堡俄罗斯皇家美术学院的重视(现在的国立列宾美术学院),并且立刻聘他为终身教授。之后,俄罗斯的美术教育体系就是被我们所熟知的“契斯恰科夫美术教学体系”就此建立。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的马克西莫夫教授带了契斯恰科夫体系来到中国。这个体系根源上源于法国十九世纪学院派绘画体系,即:注重造型、重视解剖和素描教学以及色彩训练。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诞生了印象派,学院派的年轻画家也开始接受印象派的色彩理论和主张。自那个时候起,法国的梅索尼埃、杜兰、勒帕热、莱尔米特;美国的萨金特、西班牙的索罗拉、瑞典的佐恩等一大批画家在绘画上能将素描与色彩融合的非常好。


此体系进入中国后,影响了整个中国美术教育。五十年代我国的油画水准突飞猛进,事实上我国那么多年来具象绘画的进步就得益于这个体系。今天我国年轻的画家中有相当一部分基础扎实技术好也与这个体系的训练有关。


我的一个学生于明,他是中央美院的青年教师,曾经获得了第13届ARC国际沙龙大奖赛最高奖项——最佳作品奖(金奖);今年,我的另一个学生刘双也获得了英国皇家肖像画大奖赛的金奖。他们都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出类拔萃的油画技术,他们两位应可列入少数的顶尖画家的行列。他们能获得世界性绘画比赛大奖不是意外的事情。我国的整体绘画水平确实与以前有了质的飞跃!



徐芒耀作品



徐芒耀作品


问:近几年来,中国艺术家频频赢得国际艺术大奖,国际艺术大赛评委中也经常能看到中国评委的身影,这两者的出现绝非偶然与巧合。这是否反映出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答:这个问题其实我在回答前一个问题时已经提及。1984年,我被国家公派到法国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深造,入校第一件事即是选工作室,但是我发现学院中只有两个工作室是具象工作室,而具象画风已离写实的距离很远了,而剩余的工作室全是搞抽象的。


据我了解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巴黎美术学院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课时教授与学生手上都拿着咖啡,课堂上讨论一个实践方案,仅仅只是一个方案,老师凭学生带有观念的设想或草图进行判分。学生用不着动手制作,只需一个观点或者一个想法就可以。过去的学院教学体系已被彻底击碎,他们已不再像我们美术院校里的具象工作室那样,依旧注重造型能力训练和体验自己的色彩感觉了。依据传统的训练方法,中国现在的学生的写实水准仍在不断提升。


另外,当下中国一些像我这样的画家被欧洲艺术竞赛请去当评委,这是很自然的事。中国依然在往前行,而他们在写实道路上的步伐大不如前了。


近一百年来,欧美国家的美术学院几乎全部取消了传统具象绘画教学。今天的美、英、西、意等国的具象写实画家凭感觉、凭照片、通过观摩博物馆中绘画大师的巨作进行学习。他们有感知力,但是缺少传统油画的学院系统性教授与学习;与此相反,中国年轻学子自进入美术学院后,却依然可以接受学院体系的正规的绘画基础教育。所以,今天有实力的中国青年画家频频参与国际艺术竞赛并屡屡获奖和欧美国家举办世界性绘画大赛聘请中国艺术家作为评委,是自然而然与顺理成章的事。





徐芒耀作品



徐芒耀作品


问:在您担任国际艺术大赛评委期间,接触到了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家的作品。根据您的观察当代写实绘画进入了一个怎样的发展水平?中国画家和西方画家相比较有哪些不足之处?



答:十八世纪有极少数的国人到欧洲和北美洲去留学,但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一大批人去欧洲留学,如:徐悲鸿、颜文梁、张充仁等。他们自愿接受学院派绘画训练,归国后其中大多数人进入了学校执教。自此,中国开始进入了真正的学院式油画教育。


西方习画者可以整天泡在博物馆里,临摹并研究大师的作品,也有充足教材可供他们使用,他们极容易找到绘画感觉。中国画家虽然有比较好的基础,然而,面对画布时却往往缺乏感觉与信心,更不用说对油画语言的把控了;其次,中国美术界有一个奇怪现象,即刚刚掌握部分油画基础时,就有人提出油画民族化问题。五十年代,我国美术界油画民族化问题的讨论风行一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人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思考?比如:东欧、美洲和拉丁美洲等国家就从来没有所谓的民族化问题讨论。


民族化是根植于民族基因与血液里的东西,也是根本无法复制的,就像我们留学生学成归国后,想迫使自己的绘画与欧洲人的一模一样,其结果实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在东方这块土地上长大,其客观环境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宗教、历史与文化传承;我们从小听的是琴、瑟、箫、笛所演奏的丝竹调,看的是“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就算我们的绘画技法能媲美西方人,但是画味仍然与西方不一样。


对于过分强调中国油画民族化问题的做法,我一直是持不同的观点。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如果今天想去欧洲看博物馆,很可能一个月之后就能成行。在那个绘画世界里细细琢磨,认真分析。我也曾多次到法国的一些图书馆寻找材料、作画方法与步骤,可以通过资料的查找去研究。关于油画民族性问题则完全不用担忧,民族性在我们的血液里,在我们的手里、心里,在我们的画笔里。




徐芒耀作品



徐芒耀作品


问:据了解您多次去欧洲各国考察,近几年,也多次去西班牙与洛佩兹交流并建立了较为深厚的私人友谊。洛佩兹的艺术观点以及绘画语言对当代西班牙绘画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目前正在进行的“委拉斯凯兹绘画与雕塑大赛”作品征集中,您和洛佩兹又共同担任主席评委,您能否谈一下洛佩兹对当代写实绘画的贡献与推动作用?



答:上世纪80年代我留学巴黎期间,曾购买过洛佩兹先生的画册,我认为他是个世界著名的具象绘画大师,通过画册我了解和研究过他。2018年和2019年应意大利TIAC艺术机构之邀,前往西班牙与洛佩兹和格鲁仇先生合作,参与了研修班的教学工作。


在与洛佩兹先生聊到具象绘画和十九世纪法国学院派的时候,他认为自己的绘画已经与学院派不一样。当时我还不太理解,但与他相处一周之后,我渐渐觉得他的确是一个现代具象画家。洛佩兹继承了传统绘画技法,画风非常严谨,他在绘画起稿过程中使用测量器具,对所测量的对像按照比例放到自己画面上(用铅笔和直尺),画面形成了一个缩小版实景,非常准确。建筑物的高矮,窗户的大小和楼房的比例,烟囱的长宽高以及与其他建筑物空间与距离都测量的很精准。他的理性又严谨的方法体现了西方人很严谨的科学态度;画正稿时却用笔十分随意,甚至笔拿的不是很稳,有些颤抖,画窗时色块也不一定填满框内。位置点对了他并不刻意去画清楚,从而使画中出现很多偶然性效果,近观局部有抽象绘画的感觉,可当你推离画面三米远在看时,眼前却呈现透视精准,空间关系强烈的自然真实的景象。


他作品里的冰箱、家具也用此办法,画得非常深入。实际上,他把画面上的物象以几何形体相联、相叠的办法组合起来并且隐含其中。这完全是现代性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手段,但把现代绘画理论极其巧妙地与写实绘画形式融合在一起。西方公认洛佩兹为现代具象绘大家,我认为定论非常准确。




徐芒耀作品



徐芒耀作品


问:当下国内许多画家在创作中普遍使用照片来进行素材收集,并运用到创作上。您是怎样看待创作过程中素材收集与图像媒介的使用?写生在当下对艺术创作的必要性和价值在哪里?



答: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照相术,不久法国艺术家就普遍开始利用照片来帮助自己进行创作。当然那个时候照片是黑白的,画家手中有照片放在那里,在造型上可通过照片帮助了解解剖上的素描关系,画家也通过照片检查画面上所存在的问题,以便于修改和调整。


我就读美术学院附中的那个时代(1962—1966年),当时照相机也比较稀少,没有人有经济实力购置相机,每学期下农村体验生活和外出写生时,全靠自己画。画一个短期的头像写生,画速写,全凭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造型掌控能力。


现在许多同行画家干脆拍摄后直接临摹照片了,当然有些瞬间即逝的动作要画下来会很困难,拍摄后做作创作参考资料也未尝不可。我认为照相可以是我们在创作上搜寻素材的手段,但写生练习绝对是我们绘画的基础。因为眼睛能分辨色彩的细微变化高于照相机,相机不管多少万的像素,甚至上亿的像素都无法同我们视觉中所见到的真正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色彩细微变化相提并论。我们要训练自己看到色彩整体与微妙的变化,色彩的偏向,眼睛可以清晰分辨,照相机却无法达到这么高的要求。例如:佳能照相机所拍摄室内肖像成像后,暗部往往偏于古典油画中的棕色,酷似古典画;尼康相机的成像,色彩较为鲜艳,因而拍摄只能是辅助写生,辅助创作。绘画并不是抄照片,我们可以借助于相机,但是绝不能成为照相机的傀儡。




徐芒耀作品



徐芒耀作品



徐芒耀作品(局部)


问:从您的绘画作品中能够嗅出纯正欧洲油画的味道,虽然国内关于绘画语言这一概念的探索由来已久,然而,油画这一起源于欧洲的经典艺术,其特有的语言与味道依然难以准确把握。您是如何在油画作品中把握与体现欧洲味道的?



答:我觉得首先是材料问题。上世纪80年代在巴黎读书时,我发现欧洲的油画颜料亮色使用时与中国马利颜料没太大不同,但深色就不一样了。


比如:目前我国各品牌的棕色,熟褐或深褐色很粉气。可欧洲各品牌,如:范戴克棕、深焦土色、绿棕色、沥青色等色泽很深,但拉开后显现细腻且明快的变化;沥青色也很深偏暖,但色彩调开后感觉就非常舒服,它有一种通透明快的感觉。我国没厂家生产沥青颜色,马利“博物馆系列”油画颜料其实与伦勃朗颜料处于同等水平上,深棕色深且透明,只是没有沥青色。


关于材料问题还涉及到各种调色油。如:快干、慢干液状、膏状,有的调和颜色后它有透明感,有的增加颜料厚度具有覆盖性。因为国外颜料有明显的优势,所以,现在不少中国画家都在使用进口画材了。


其次,要了解西方传统画家如何使用这些材料?作画的步骤是怎样的?这些是基础一定要研究清楚。我发现当下很多西方人已经不知道这些基础的东西了,只有少数学者通过史料在研究传统的操作方法与步骤、材料生产过程与材料成分等。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关于材料基础的知识,并且清楚技法与步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绘画核心的方法。


第三,在绘画时,我一直把自己的画是与西方十九世纪大师们的画作进行比较,以便寻找差异和不足。我知道国外画家就经常以这样的方式画画(把自己的画与大师的画作比较)。为了方便进行比较,有一段时间我画了很多外国人。


每次去巴黎的时候,我事先都把自己的画拍成照片,存在手机或iPad里,当我到了博物馆大师作品前面时,我会将自己的画与大师的作品进行详细的比对,用这样的方式来观察我跟他们的差距与不足。长此以往,自然不自然地就会慢慢跟着大师走,从而品味大师的绘画味道。同时,又因为我用很好的颜料,也了解大师的技术、步骤与方法。所以,就能在作品中准确的寻找到与他们的差距。我觉得第一步什么都不要考虑,而是首先考虑怎样与他们画的形式很接近,之后再来考虑自己绘画的内容,这一点很重要。如果说我的画里面你们看到了一点欧洲味道,大概是因为我在探索过程中付出的时间、精力和思考多了一些。




徐芒耀作品



徐芒耀作品



徐芒耀作品(局部)


问:我们知道十九世纪学院派绘画已经达到绘画历史上的空前高度,直到今天学院派对于现当代写实绘画的发展依然有借鉴和传承价值,您能否谈谈继承传统技艺对当代绘画的重要作用?



答:我到法国留学的学校是巴黎美院,进入美院我需要选择工作室。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巴黎美院里基本都是抽象画工作室,只有两个具象风格工作室,其中一个基本是近似抽象的具象工作室,因此,我选择了皮艾尔先生的工作室。坦率地说,皮艾尔先生的画的当时我并不喜欢,他的创作有点像巴尔丢斯风格。面对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进工作室后到底学什么?起初我也画过抽象作品,也尝试过接近抽象的具象风格,但我渐渐发觉自己失去了对抽象画作的创作冲动与感觉。


与法国画家朋友交流时,他们表示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相反要尊重自身的感觉,并且认为我还是从事具象创作比较合适。之后我重新回归到具象绘画的创作中。总之,在巴黎美院我只是学到一些现代绘画的观念,皮艾尔先生也沉迷于绘画中神秘、荒诞、梦幻中的观念探索,无法从学院和工作室中学习到绘画技术,因此,只能进博物馆研究传统的绘画技法。每当在课堂上作画感觉迟钝时,我就离开学院穿过塞纳河上的卡罗赛勒桥进入卢浮宫,走到大师的巨作前细细拜读、静静思考。


一年之后,我脑中忽然呈现出用传统写实手法结合现代艺术观念的创作想法,似乎觉得很有意思。1986年从法国回来后,翌年我的一副油画《我的梦》就是以传统写实形式画梦幻的、带有新观念内容的创作。此画在1987年年底的全国首届油画展上得了大奖,这也算是走了另外一条自己的道路。




徐芒耀作品



徐芒耀作品



徐芒耀作品(局部)


问:当代语境下虽然传统写实绘画的境遇无法与之前的存在地位相提并论,但是写实绘画的生命力依然顽强地根植于很多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心底,您怎样看待写实绘画在未来发展中的趋势?



答:在西方具象绘画已经是很边缘化了,美术学院里面已鲜有具象工作室,刚才我讲过。巴黎美院老师上课时,老师与学生都拿着杯咖啡坐下来闲聊,他们会聊一个创作想法、会聊现代哲学与文学、会聊某一个现象或一个观点。当有了想法时,学生画成草图教授给草图打分,算是完成了作业。这是一种观念上的教学。


西方从20世纪二十年代后,随着学院派最后一批画家的相继离世,教授传统绘画的老师逐渐减少,传统绘画教学也逐渐退场。前些年,我突然发现美国有不少收藏家热衷于十九世纪法国学院派和印象派作品的收藏,而且藏家都是很有名望的大企业家和学者,他们之中还有人开办了艺术机构,比如:美国ARC复兴中心。这个中心是由收藏十九世纪法国学院派画家布格罗作品的大收藏家罗斯创办,他创办了艺术基金会自己任主席,现在年纪大了退位让自己的女儿罗斯.卡拉接任主席。该机构每年举办世界性的具象绘画与雕塑大奖赛——ARC国际沙龙大奖赛,今年已经举办了十五届。


据说美国总共有几十个类似专门以推动当代具象写实艺术的机构,此外,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也都有类似的艺术机构;艺术家中譬如美国的大卫.拉斐尔、伯顿.希尔弗曼、司基米德;西班牙的洛佩兹、格鲁仇、纳兰霍等一批写实绘画大家活跃于世,事实上美国和西班牙以及英国的具象绘画力量十分强大。


意大利佛罗伦萨有一个古典美术学院,2018年我受邀在该院做了个讲座,介绍中国油画史及现状。中国油画现状通过投影图像的方式介绍给国外艺术家,他们觉得中国画家的水平很高并产生了跟中国画家交流的浓厚兴趣。


在西方现当代艺术依然占据主流地位的今天,具象绘画不应该毁灭,它应该有存在的理由。我始终觉得毛主席这句话是真理,他提出在艺术上应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个领域可以争论,这就如同走进百花园一样,百花齐放什么花都有,如果院里全是牡丹花,那么只会单调又乏味。花的品种一应俱全才能被称为“百花争艳”。艺术也是一样,只有中外各流派、各画种、各风格同时并存才会显示多彩多姿的繁荣景象。我认为写实绘画和当代艺术间没有矛盾,你行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各取其道这就很好。




徐芒耀作品



徐芒耀作品(局部)



徐芒耀作品(局部)



徐芒耀作品(局部)













盛鑫煜当代艺术





双年展 艺博会

国际艺术资讯  

国际艺术大奖赛

艺术家国际推广





     shengxinyu123@163.com

     电话:18611903753

     微信:18611903753



END

盛鑫煜当代艺术

敬 请 关 注 盛 鑫 煜 新 号 上 线



上一篇: 豪尔赫:对我来说,绘画不是一种爱好而是一种需要 下一篇: 卡拉. 罗斯:“ARC国际沙龙竞赛”为跨越文化障碍提供新机遇